首页 资讯 正文

乡村振兴路上的追光者

体育正文 220 0

乡村振兴路上的追光者

乡村振兴路上的追光者

他曾身着戎装,保家卫国,以热血铸就钢铁长城;他退役后,投身国防(人防)动员事业,在(zài)这片沃土上顽强拼搏、勇于开拓。如今,他怀揣着使命(shǐmìng)与担当(dāndāng),跋涉在乡村(xiāngcūn)振兴的路上,用行动诠释“为民服务”的誓言,他就是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陈付忠(zhōng)。 党建引领(yǐnlǐng)夯实发展根基 2024年春节刚过,陈付忠来到密云区太师屯镇(túnzhèn)东学各庄村担任第一书记(dìyīshūjì)。 东学各庄(gèzhuāng)村地处北京东北部,由于山区自然条件的限制,农产品的种植规模难以扩大,再加上农产品销路不畅,导致(dǎozhì)村集体收入较低。 陈付忠深知(shēnzhī),要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,实现乡村振兴,强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关键所在。他从(cóng)规范支部建设入手,严格(yángé)落实各项制度,与村“两委(liǎngwěi)”班子成员深入交流(jiāoliú),耐心倾听村民的心声与诉求。经过多轮研讨,确立了“党建引领,经济与民生协同发展”的工作思路。 陈付忠充分借助在北京(běijīng)国防(guófáng)动员系统积累的资源优势,带领党支部成员迅速行动起来。他积极联系(liánxì)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学院,成功签订共建(gòngjiàn)协议,在思想交流、党建合作、精准帮扶及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深度共识,为村子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。与中国节能协会节电与绿色电能委员会的深入座谈,让他看到了依托当地绿色生态优势发展绿电(lǜdiàn)的可能性,为打造零碳示范村(shìfàncūn)开辟了全新路径。 心系(xīnxì)民生排忧解难暖人心 陈付忠始终把村民的烦心事、揪心事放在心上。为(wèi)拓宽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管理的渠道,提升基层(jīcéng)治理(zhìlǐ)的精准度(jīngzhǔndù)和精细化水平,陈付忠创新建立了每月(měiyuè)“群众议事日”制度。组织党员代表、村民代表围绕邻里纠纷、乡村建设、产业发展(fāzhǎn)、环境卫生等议题(yìtí)共同商讨,实现群众事群众议、大家事大家定,极大地激发了乡村治理的新活力。同时,邀请国家法官学院的专家教授、太师屯法庭的法官到村里开展“法治赋能,护航乡村振兴”主题座谈会,为村民现场答疑解惑,提供法律(fǎlǜ)帮扶,将“接诉即办(bàn)”转变为“未诉先办”,打通公共法律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。 每逢传统节日,陈付忠都会(huì)带领村干部开展“送温暖献爱心”活动。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,为全村300多名女同胞送上慰问品,致以节日祝福;重阳节,为113位65岁以上的老人送去米、面、油等生活物资(wùzī),让(ràng)老人们感受到组织的关爱(guānài)与温暖;春节前夕,邀请书法家为村民书写“福”字和对联,传递新年的美好祝愿,用点滴(diǎndī)关怀凝聚民心(mínxīn)。 产业破局拓宽增收(zēngshōu)新路径 为增加村民(cūnmín)收入,陈付忠积极采取“走出去与引进来(lái)”相结合的(de)策略。炎炎夏日,在西城区广宁公园,陈付忠热情地向游客介绍东学各庄村的优质农产品;金秋时节(shíjié),他与党支部成员奔赴顺义区后沙峪人民公园、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社区青年集市,推广(tuīguǎng)鸭梨、蜂蜜、大枣、板栗等特色产品,让更多人了解到东学各庄村的特产。 陈付忠(zhōng)借助太师屯镇“第一书记联盟”的资源优势(zīyuányōushì),多次与相关单位沟通对接,成功促成中国网(wǎng)“电商助农(zhùnóng)”直播项目在密云区太师屯镇落地。2024年9月4日,陈付忠走进中国网“电商助农”直播间,为镇里的嘎嘣脆大枣、金黄小米、饱满板栗、清甜鸭梨、醇厚蜂蜜等特色产品代言,直播当天(dàngtiān)点击量飙升至260多万(duōwàn),为农产品搭建起了广阔市场桥梁。 陈付忠深知,一村富(fù)不算富,村村富才(fùcái)是乡村振兴的目标。他积极加强与二道河(èrdàohé)村、光明队村、新城子村等驻村第一书记的横向联合,探索共富之路。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陈付忠始终铭记(míngjì)初心,践行使命,用军人的坚毅、国动人的执着,把(bǎ)双脚深深(shēnshēn)扎根于泥土,把汗水尽情挥洒在田野,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。文/王占明 王歧丰
乡村振兴路上的追光者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